使用heptabase統整碎片化的生活的大腦
heptabase 不是用於專案管理的專門工具 它是管理知識 釐清知識點的學習工具 對我來說 不只是筆記那麼簡單
heptabase 不是用於專案管理的專門工具 它是管理知識 釐清知識點的學習工具 對我來說 不只是筆記那麼簡單
如果今天的你是想找專案管理工具或是偏向專案管理但又可以紀錄筆記的工具 heptabase並不是一個最適合的工具,我認為Notion在管理這方面更適合,但是如果你想找的是學習+筆記工具,沒有比heptabase更強大的學習工具。
另外本篇文章也不會講述基礎功能… 我認為官方的影片可以更好很好的去理解這個軟體的強大之處 這裡只是講解我小小的心得..
我們大部分都在管理哪些東西:
現代人管理的事情都差不多,幾乎每個都必須管理這幾項
- 管理時間
- 管理金錢
- 管理工作事項與學習
- 管理身邊的瑣事
其實我認為大部分的人都會將身邊的瑣事與工作上的task當成專案管理來做,企圖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生產力的人,但是其實大部分的人的管理目標都是只有大致方向,目標不明確,甚至是無法設定截止時間。
那專案管理的定義是?
專案管理:有明確目標 且有截止時間(結合時間架構) 可以追蹤目標 結合日曆或是行事曆
所以我認為一部分目標明確的任務可以當成專案管理來做,結合行事曆告訴自己,我這個月就是要做這些事情,並且空出時間去計劃他
不過當一個人將這麼多事情集合大大腦中,人類的大腦其實不是那麼善於處理這些碎片化的任務,我們企圖成為一個更好更有生產力處理自己生活的人,想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卻往往無法面面俱到,有時更會迷失在這些筆記或是生產力的工具中,我們必須明確自己想要的東西才能推進我們生活或是學習的進度條。
一開始我只是用heptabase統整碎片化的筆記
我不是一開始就不是將heptabase作為管理工具使用, heptabase對我來說是當我學習一個新的技能 尤其當我沒有一個”初級→高級“的學習過程,也能夠幫助我將學習一個新事物的碎片很大程度的學習再一起
下方是我在一開始使用heptabase spring框架的學習框架 將我學習筆記很好的統整在一起
spring框架有很多功能? 哪些筆記是關於安全性的學習? 哪些筆記是關於驗證功能? 哪些筆記關於是基礎功能? 又有哪些筆記是關於框架的理論學習? 這些我用自己heptabase慢慢釐清與整理在我大腦逐漸融會款通。

過去的一整年 作為學習工具我幾乎離不開heptabase
但是我的學習習慣,有時候是一段時間學A,有時候是一段時間學B,有時候是A,B兩者一起學,這是因為有些東西我可能工作上只用到其中的一部分。在使用heptabase之前我的學習幾乎都是技能類型,雖然網路上都有很好的學習地圖,帶你從初級邁向高級,理論通往實作,但是我覺得不自己整理自己的版本其實很難化為技能使用,在遇到heptabase之後,有些探索型的學習也有一個很好的地方可以讓我統整。
我原本就用紙筆寫了四年的子彈筆記,後來改成使用noteplan3結合我的數位筆記與子彈筆記,在認識heptabase後我將原本學習筆記都搬過來, 沒過多久在heptabase有手機app後,也移植子彈筆記放到這裡,這時候我的人生所有管理項目與heptabase算是正式結合再一起
但是我開始衍生新的問題,我發現有些我想學習的東西有些會放置很久,明明都開了白板卻不知道該如何探索一點後將放置,所以我該如何將我不同的知識地圖(白板)做好的進度管理。
直到我上『瓦基的卡片盒筆記實戰課程』,在一次受到大師的開示專案管理的定義後,我才突然明白為何我以前都管理不好個人生活的部分。因為我在於我的生活方面一直沒有明確的目標 思考又太瑣碎,所以我一直很難推進非工作類的學習。
我目前是怎麼用管理我的生活
- 黃色的框框是:年度計畫 月度計畫與工作的專案,我每天有空就會看一下這次年度的計畫是否跟正在衝刺的計畫(月度計畫)相符,有時也會紀錄一些關於這些計劃的下一步,可以讓我後續有時間來思考,這樣執行的作用,不至於忘記新的想法。
- 藍色框框:是一般journal 綠色與紅色則是代表打工族放假的日子,我常常會將在路上聽到或是通勤時間的podcast跟yt 有哪些想法與靈感立刻寫下journal,一個月再來歸納,有時候偏知識型的內容也會再去看一次思考為何當下這樣寫下這些想法。
- 綠色框框:則是我正在撰寫的筆記或是執行的白板 讓我每天會過去看看順便想到就書寫出來。

加強作法
最後我結合Scrum的作法,我先將Scrum官方網站2020 Scrum Guide看了一遍,最後簡化成適合自己用Scrum來執行,每個月都會有三樣專門衝刺的目標去推進專案進度。
最後在用#tag的方式統整不同領域todolist與狀態說明進度
